新闻来源:华亿认证中心 更新时间:2022-12-23 浏览次数:19822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创新引领中国向未来阔步前行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对知识产权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知识产权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新时代新征程,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知识产权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 本报记者 张维
“创新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将引领着中国向未来阔步前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上作出如是判断。
这一句话,诠释了世界眼中的中国之过去与未来——对于过去,2021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1位,有效专利数量达到360万件,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有效专利数量最多的管辖区域,一系列成就闪闪发光;对于未来,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会上所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对知识产权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知识产权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新时代新征程,申长雨表示,将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知识产权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中国奠定了创新领导者地位
“中国是全球创新体系中重要的一极,在全球创新体系中也奠定了自己创新领导者的地位。”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给予中国的定位。
此言不虚。2021年,中国的全球创新排名从10年前的第34位跃升为现在的第11位,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的话来说,“距进入世界前十名行列仅一步之遥”。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仍然是唯一进入前15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在全球顶级科技集群排名中,中国首次拥有21个全球领先的科技集群,其中深圳-香港-广州和北京继续保持第二和第三的位次,上海-苏州也上升至全球第六位。
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给出的细分指标看,中国在阅读、数学和科学国际学生考评(PISA)量表得分、国内市场规模、提供正规培训的公司、劳动生产率增长、创意产品出口以及本国人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外观设计申请量等9项指标上排名全球第一。
《世界知识产权指标》还显示,2021年,在全球范围内的总共340万件专利申请中,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159万件专利申请,这一数量与排名第二至第十三的12个主管局的总和相近,占世界总量的46.6%。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商标申请约950万件(按类统计),占世界总量的52.1%;受理的外观设计申请中包含了805,710项外观设计,占世界总量的53.2%。中国有效商标注册数量3,720万件,有效外观设计注册数量260万项,有效地理标志9,052个,均为全球第一。
从创新主体看,华为、阿里巴巴、腾讯是全球领先的企业研发投资者;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上海交大,进入了QS全球大学排名前50位;腾讯和阿里巴巴,进入了全球无形资产密度排行榜前十;中国有84个品牌进入全球品牌价值榜500强,仅次于美国,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和华为进入前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中国创新经济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或者两个指标的上升,还体现在整个创新生态体系的各个支柱中。邓鸿森指出,这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实施,得益于中国政府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得益于现代高效的知识产权制度。
成功走出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开启了全面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新征程。”申长雨指出。
在顶层设计方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相继印发,描绘了未来一个时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在管理体制方面,重新组建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现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集中统一管理。
在法律制度方面,相继完成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新一轮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在创造、保护、运用、服务方面,核心专利、知名商标、优质地理标志产品等持续增加,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2012年的63.69分提升至2021年的80.61分,整体步入良好阶段。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2.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1.97%。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国占84个,10年增长了52个。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2.2万亿元,年均增长13.7%。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超7.3万家,从业人员超过86.5万人。
在国际合作方面,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设立中国办事处和仲裁调解上海中心,新加入了《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和版权方面的《马拉喀什条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对与中国的合作表示满意。仅以今年为例:今年2月,邓鸿森出席北京冬奥会,收到中国加入上述两份国际公约的法律文书;4月,33家中国中小企业进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佳范例候选名单;7月,苏州瑞派宁和上海芯龙光电两家中小企业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届全球奖。
另据统计,截至9月底,今年中国通过海牙体系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了727件外观设计国际申请(包含1422项设计),月平均数量是其他主要来源国的两倍;截至10月底,今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已受理上海法院委托调解案件50余件,委托法院从两家增加到6家,调解成功率近40%。
“所有这些,都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5年非凡成就和10年伟大变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也为全球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申长雨说。
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
如今,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的创新之路将如何走,备受瞩目。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此前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创新正处于十字路口。尽管创新投资在2020年和2021年激增,但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因素,包括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经济衰退、高通胀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给创新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与此同时,创新带来的生产率增长低于预期。这表明,各国现在更加需要关注质量和影响,而最有可能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的是与“数字时代”和“深层科学”两个领域相关的技术。
“中国清楚地了解这一点,已经将知识产权驱动的创新创造放在其现代化进程的核心位置。”邓鸿森说。
申长雨表示,新时代新征程,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领导,确保到2035年,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基本建成;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站稳人民立场,确保社会公共利益与激励创新兼得;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把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筑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质量底色”;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让创新创造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务官、首席合规官宋柳平看来,知识产权强国本身是在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下进行的,“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知识产权强国最核心的衡量标准,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创新主体有全球竞争力,我们的知识产权可以支撑我们的产业进行全球化发展”。
宋柳平说,知识产权强国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建立起强大的知识产权的生态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产业,包括法律的公共权力和行政权力,也包括服务和人才。
宋柳平强调:“我们应当继续走全球化的发展道路,因为全球化可以为产业为消费者,甚至为各个国家带来最高效率。我们应该继续奉行全球化的基本思想,应该积极地参与国际知识产权领域和研发创新领域相关规则的活动,以及各种标准生态的建设,贡献出中国创造和创新的成果,这样有利于全球化生态环境。”